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全球抗疫医疗队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包括:(1)工作层面:发热门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2)生活层面:饮食、睡眠和身体舒适度;(3)心理层面:情绪、压力、应对方式和人际资源等开放式问题。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进行开放式电话访谈。结果共37名医务人员接受访谈,其中男性8人(21.6%),女性29人(78.4%);医生16人(43.2%),护士19人(51.4%),医技2人(5.4%)。工作层面,建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为4~6 h,可设定备班岗应对不同工作强度,应准备充足的防护物资以保障其生命安全;生活层面,根据班次时间提供工作餐是保证饮食的关键,提供临时助眠药可保证其充分的休息;心理层面,医务人员的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反应较常见,家人和同伴支持是重要资源,运动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情绪反应。结论满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保证医务人员得到充分休息,提供足够的防护物资,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并主动提供心理支持是取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胜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诊抢救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经由本院抢救室收治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收集患者入抢救室时的人口学特征、APACHE Ⅱ评分、是否使用肾脏毒性药物、24 h液体出入量及院内生存时间等相关指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COX回归研究AKI的发生对患者住院生存率的影响,并分析AKI严重程度对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纳入急诊抢救室的患者238例,其中108例发生AKI(45.4%),AKI 1期83例(34.9%),AKI 2~3期25例(10.5%)。APACHE Ⅱ评分>13分[ OR=1.11,95% CI(1.07~1.16), P<0.01],应用血管活性药[ OR=2.20,95% CI(1.08~4.49), P=0.03],糖尿病( OR=2.33,95% CI(1.23~4.42), P=0.01),24 h入量>3 L( OR=3.10,95% CI(1.17~8.25), P=0.02)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校正APACHE Ⅱ评分和年龄后,AKI仍是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KI严重程度显著增加急诊患者死亡风险[AKI1期 HR=1.45,95% CI(1.08~2.03), P=0.04; AKI2-3期 HR=3.15,95% CI(1.49~4.81), P=0.03]。 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中AKI的发生较常见。APACHE Ⅱ评分>13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糖尿病,24 h入量>3 L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AKI严重程度的增加,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误诊为精神障碍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8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精神症状特征、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121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的43例。43例患者中,16例(37.2%)存在前驱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100%),其中癫痫发作32例(74.4%)、意识水平下降13例(30.2%)、不自主运动21例(48.8%)、记忆力下降15例(34.9%)、言语功能障碍8例(18.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中枢性低通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例(18.6%),各种不同症状可能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相继出现,症状完全缓解或只留下轻微肢体障碍者38例,遗留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反复入院者5例,复发率占11.6%(5/43)。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精神障碍,延迟治疗会导致病程延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Q-TRUST临床沟通课程在急诊科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试验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对照组,每组60人共计1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集中培训,试验组采用Q-TRUST临床沟通培训,采集两组学员基本信息,培训后进行沟通理论考核,调取两组培训后2年内科室患者满意度及纠纷投诉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试验组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学员年龄、学历等均无差异;试验组沟通理论考核成绩(84.10±5.2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3±4.48)分(P<0.05);试验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得分为(97.29±1.52)分,医疗投诉例数为15例;对照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为(90.75±1.56)分,医疗投诉例数为24例,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Q-TRUST培训总体效果评分(9.43±0.59)分,符合需求度评分(9.35±0.80)分;表明试验组学员对Q-TRUST培训课程满意,需求评价高。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得分(9.72±0.45)分,如何告知坏消息(9.58...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放弃有创抢救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抢救室的2 673例患者,分为抢救组和放弃抢救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签署意见书的人员构成、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86,P=0.173);放弃抢救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抢救组患者(69.5±12.5 vs.58.6±19.2岁,F=28.92,P=0.000);放弃抢救组中北京以外的患者比例更高(51.90% vs.44.01%,x2=10.59,P=0.001);放弃抢救组中患慢性心衰、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肾衰竭、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比例更高(8.17%vs.3.03%,8.17% vs.2.61%,3.80% vs.1.16%,5.32% vs.1.44%,11.98% vs.2.28%,均P=0.000);放弃抢救组中自费患者比例更高(52.09% vs.41.08%,x2=20.87,P=0.000);在签署意见书的人员构成方面,由患者本人签署的放弃抢救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意抢救(3.04% vs.0.42%,x2=64.40,P=0.000),而患者的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人员签署的同意抢救和放弃抢救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龄、非北京患者、患慢性基础病、自费、由患者本人签署意见书是放弃有创抢救的重要影响因素;放弃抢救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抢救组(19.39% vs.7.68%,x2=64.40,P=0.000).结论 放弃有创抢救治疗的患者多为高龄或属于慢性疾病终末期,急诊医务人员应继续关注这些患者,采用无创的手段进行治疗或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1月13日—12月24日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40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68岁,平均26.5岁。仅1例有明确接触史,平均潜伏期平均3.6d;34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均可闻及湿性啰音笛槭壹觳?40.0%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17.5%的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27.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胸部X线片及肺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叶或间质炎症浸润影。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3例,2例死亡。结论甲型H1N1流感诊疗的关键是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并及时给予奥司他韦治疗、综合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四阶梯"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四阶梯"教学法应用于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来自全国各地的全科医师共21人参加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为期4天的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模拟教学、临床带教和独立实习"四个阶梯进行全方位教学.在培训前后针对参加学习学员的理论水平、临床操作技能、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对比反映此次培训的实际效果.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74.0±7.0)分,较培训前的(45.6±6.9)分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心肺复苏的掌握由培训前仅有4人(19%)基本合格,达到培训后的16人(76%)合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授课技能方面从无人能自己组织课件、制作幻灯到培训后掌握了幻灯制作、现场授课、归纳总结等基本授课技能.结论  "四阶梯"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急诊患者分诊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挂号并静脉输液的22 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命体征、意识水平、主诉,计算休克指数(SI),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与急诊患者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按相关强度顺序包括:血氧饱和度<92%、意识改变、呼吸窘迫、胸痛、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 mm Hg,创伤与出血、年龄>65岁、男性、舒张压<60 mm Hg.SI和急诊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诊分诊需要重视的危险因素包括:生命体征异常、意识改变、胸痛、创伤与出血及高龄或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